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

公視人生劇展:蟹足

生命中總有些不可抹滅的傷痕,只要你越是發狠的抓它,它就會擴散蔓延、愈發腫痛,或許這是為了讓你不要遺忘那段記憶,見證你曾經擁有的愛情、友情或親情。要是發癢或疼痛起來,那就忍住不要抓,為它上點藥,過了就沒事了。

看公視網站介紹,這是真實的故事。那一年國共內戰,有一對父母要十六歲的女兒先隨管家撤退到台灣,可卻再也沒機會跟上。上船途中,在眾多逃難人群的推擠下,她的左膝蓋跌了一個很大的傷口,雖然血流不止卻仍然要繼續逃命。當年十六歲的少女,如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,準備去上海探望兒子的她,途中認識了計程車上的司機,婦人自此展開一段回憶與救贖的旅程。那段回憶是無緣再見自己的父母親,是管家無法阻止國民軍對她逞獸慾,是下著滂沱大雨的夜裡離開,卻不曉得懷了身孕,是懷孕到旅社出賣肉體才能溫飽和餵養孩子。

看到上述的片段,不僅會讓人省思,以往所學的那段歷史是否是如此的光榮偉大?其中必定也隱含了不為人知的黑暗。要了解真正的歷史必須是多方面的,而非僅是片面之詞。戰爭使人家破人亡,為何要存在國家的概念?又為何要統一其他國家?大家各自為自己的土地或地球去盡心盡力,藉由運輸交通工具自由的遷徙和居住那不是更好。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是什麼?如果為了慾念而傷害他人就是禽獸,也不必生而為人。此外為了基本生存而非貪圖物慾,去出賣肉體絕非是出賣自己的靈魂,而我們也無權去評判他人,誠如眾人要用石頭砸死妓女時,耶穌說你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,就可以先砸死她。劇情演變終於雨過天晴,她回憶起在旅社時,有位深愛她的老兵坦然接受她卑微的出身和她的孩子。闡述記憶的同時,也為計程車司機和他的女友,解決了感情問題。還拜託司機載她去拜訪女兒,那位因強暴而生下的女兒,她始終認為這個女兒是那段不堪過去的證據,所以女兒一直得不到她的愛。片尾所有人齊聚在機場為老奶奶送行,沒想到這趟旅程是老奶奶無法接收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。最後老奶奶接受了事實,打算結束這趟尚未開始的旅程,回家前在機場門口給了那位女兒一個深情的擁抱。 因為愛所以懂得體諒和寬恕,寬恕了別人也等於寬恕了自己。愛有了欺瞞就不再是愛,愛建立在信任與責任上,唯有如此才能超越時空和現實。

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

台中藝文行

早上十一點和母親、小阿姨和小表弟出發前往台中,主要目的是為了晚上的愛爾蘭踢踏舞「大河之舞」。曾經身為兩年的台中人,理所當然成為在地的地陪。下了龍井交流道後,帶他們去了東海藝術街晃晃,中餐則在春水堂用膳,雖然常來這裡閒晃,但還是第一次進來這家店。餐廳的室內設計與裝潢是我喜歡的中式風格,午后的冬陽透過木窗的玻璃灑進來,真有種飲冰室茶集的感覺。點了一客宮保雞丁和觀音奶茶,由於這是一家茶餐廳,再加上是珍珠奶茶的發源地,無怪乎這觀音奶茶特別的好喝!想起以前在南部唸書時,我總會去一家連鎖的飲料店「魔力點子」買鐵觀音奶茶喝,濃醇的奶茶散發鐵觀音的清香,真棒!不過自從這家店逐漸消失,也就無緣再喝到了。取而代之的是清心福全的普洱奶茶或者是7-11的烏龍奶茶,但這些發酵茶搭上奶香總是有點不搭,我還是喜歡半發酵的鐵觀音。吃飽了,一行人又晃去對街的東海夜市,去吃豆子的芋圓仙草凍奶,呵!也順道去買了東海雞腳凍和滷味,以完美結束這東海美食行。

下午到科博館參觀長毛象特展,之前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時,一直想上台北去看看,不過卻聽說評價不是很好,但是今天是免錢的,所以也就不妨一看。看完的心得是,經由這場展覽了解大象的生理構造與演化,還有一些台灣的生物化石(大部分在國立台灣博物館看過),以及長毛象的一些相關知識,但我總覺得這些東西在家上網也可以看得到,幸虧冰櫃裡頭有長毛象遺骸,否則花了兩百塊大洋似乎是有點不值。不過當我看見遺骸的一剎那,仍不免要讚嘆這兩塊乾屍塊竟然距離我們有一萬八千年前之久,上面的毛髮與肌膚紋理依舊清晰可見,兩隻完整的象牙也是相當難能可貴。先前有新聞說科學家要將長毛象,以現代科技讓牠們重現於人世,我是不太贊成!畢竟物種滅絕都有其原因,況且現今環境是否適合牠們生存也都是一大問題,與其讓長毛象重返人間,不如好好改善溫室效應,讓北極熊可以好好的活下去。離開了冰河時期,帶他們去勤美綠園道的誠品晃晃,見識台灣最大的植栽牆,不過他們對地下二樓39元的DAISO百貨是更感興趣,害我想上樓晃晃書店的美夢也因此泡湯。

晚餐在勤美誠品的「樹太老」解決,點了泡菜豬肉燒飯,先前吃過他們家的豬排飯不少次。飽餐一頓後,即往我的母校中興大學出發,今天的大河之舞就在惠蓀堂演出。到了會場,人稀稀落落的,直到演出時間超過十五分鐘後,所有的觀眾才就位完畢。演出一開始有段錄製好的中文引言,導引觀眾進入表演,不過這標準商業化流程,讓我有點錯愕,還好接下來的演出非常精采。舞台布景相當簡單,是由一片投影布幕搭配上乾冰,營造夢幻而迷矇的視覺效果。布幕在更換背景的同時,也代表著一段節目的結束。第一場是追隨旭日,所有舞者列隊進場後,以愛爾蘭踢踏舞演出,節奏分明的踢躂與不斷的變換隊形,印象最深刻的是所有舞者配合快速的音樂,展開快速的圍圈踢踏。緊接著是男舞者以冰封大地的背景,帶來冷冽的踢踏獨舞,與先前的溫暖太陽形成對比。第二場心之歌由眾多歌者手持火炬並帶來一曲,第三場凱薩琳伯爵夫人之歌,則是一段古典芭蕾融合踢踏舞的舞碼,女舞者輕盈的腳步和男舞者的空中分腿,都讓人嘆為觀止。第四場致chu chulainn的輓歌是愛爾蘭的風笛獨奏、第五場暴風雨是由一群男舞者配合著燈光與音效,以快節奏的方式演出踢踏舞,你永遠也想不出他們是如何用那一雙腳去踢出這些節奏?第六場Shivna神話則是以現代雙人舞作為主軸,舞者透過個人肢體傳達豐富的情感,精采的演譯了一段故事。第七場火焰之舞是熱情的佛朗明哥,隨著螢幕與燈光投射出的氛圍,女舞者曼妙舞姿佐以一襲大紅色的舞衣,如同燃燒的扶桑花一般,讓我們置身於南國風情。第八場春神降臨到豐收,是由樂團所帶來的演出。第九場大河之舞,回到傳統的愛爾蘭踢踏舞,由單人到群眾式的敲響節奏就像奔騰洶湧的大河,將上半場帶到一個高潮。

緊接著中場休息將近半小時,下半場的演出才正式展開。第十場負笈,前往美國與第十一場振翅高飛是相當具有民俗風的一段表演,由一群人以近土風舞的方式演出,由邀舞、雙人舞到精采的群舞,也敘述到這些被迫離鄉背景的人,得面對無情的別離。第十二場新世界的港口(包含自由癒合他們的心靈,由一位男低音演唱,對於他的演唱技巧我給予相當高的評價,但先決條件是他是以現場的演唱而非對嘴。在他低音的演唱,以黑人獨有的發聲法,唱出渾厚而寬廣的低音;在高音演唱則採較多的頭腔共鳴,進而發出清亮的聲音。沒想到,從一個人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唱方式,真的很棒!節奏精靈這齣舞碼融合美式踢踏與愛爾蘭的踢踏舞,讓這兩種舞蹈由衝突、對立,到達一種合諧共存的狀態,藉以描述這一群美洲新移民的心境轉折,當然相互較勁的踢踏舞更是有看頭。馬其頓早餐則展現了人體的極限,舞者的演出彷彿是馬戲團的表演,人體大風車、鷂子翻身、再加上女舞者像陀螺般的高速旋轉,真是讓人瞠目結舌的演出。而世界的心跳-安達魯西亞回到熱情的佛朗明哥、RIRA則是舞者配合人聲,做的踢踏舞演出),第十三場家是心中的摯愛,回到傳統愛爾蘭踢踏舞。最終場則是大河之舞終曲,舞碼是今晚所有的高潮演出,也為表演劃下完美的句點。

PS 要用文字去描述一場表演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

尋找

偶然看到公視撥出的「天平上的馬爾濟斯」,聽到「尋找」這一首片尾曲,被主唱的滄桑嗓音深深吸引,於是上網查閱相關資料。原來這首歌是亂彈阿翔的作品,由於我對於國內的非主流音樂了解甚少,那時聽到這聲音闡述這首歌,只覺得這音樂在為這社會發聲,但也是目前我在心底想說的一些話,或許是心有戚戚焉吧!所以特別喜歡這首歌。

尋找
未來是什麼我不知道 在相信和懷疑之間的縫隙要留多少
結果是什麼有誰知道 當時的明媚月亮到底有誰看到
先離開的不會知道 留下來的也不大明瞭
時間過了 很難恢復原貌
弄明白 一些細微的串聯 變的 很重要
尋找老師說的真善美呢 明明白白的原委呢
我要找的真善美呢
尋找人世間的真善美呢 真真假假的原委呢
哪個才是真善美呢

http://tw.streetvoice.com/music/user-song.asp?au=62056
PS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了解

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永遠的微笑


約莫傍晚,抬頭望向西方的天空,瞧見一幅有趣而美麗的畫面,才想起今晚有天文奇觀「雙星拱月」,這兩顆星各別是太陽系裡的金星與木星。剛開始瞧見時,只覺得他們排列得像一個直角三角形,看久就覺得那是夜空裡的一抹微笑,所以趕緊回房間拿相機拍了起來,真美!不過這畫面也是因為人的心,才投射出這樣的印象,也讓我想起李心潔曾經在孤戀花裡唱的一首歌「永遠的微笑」。

「永遠的微笑」原唱著周璇
心上的人兒,有笑的臉龐。她曾在深秋,給我春光。
心上的人兒,有多少寶藏?她能在黑夜,給我太陽。
我不能夠給誰奪走僅有的春光,我不能夠讓誰吹熄胸中的太陽。
心上的人兒,你不要悲傷。願你的笑容,永遠那樣。

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R2N2dppbxtE&feature=related

晚上我妹看了新聞也想再看看,但是這奇景早就已經落下西方的地平線,她說:「咦!怎麼看不到了」,我說︰「小姐,地球是會自轉的好嗎?」她又回說:「是喔!月亮跟星星不是一直待在那裡喔!」,我此時心裡OS說:「該不會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吧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