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本是關於教育的書籍,是思諺送的生日禮物,花了兩天閱讀這本書,讀完的當下給我相當大的衝擊與感動。看此書時,彷彿在看一本芬蘭遊記,內容平實感人並且有豐富的圖片。作者親切的口吻更如同朋友,和你我一同分享她的生命體驗,令人忘卻了這是一本在談論教育的書籍。在閱讀的同時,不僅讓我回想起自我求學過程,與台灣目前的教育現況。想起我們從小學到國中,都慣於填鴨式與機械式的訓練,學校也採用軍事化的管理方式(穿著制服、賞罰分明的制度、菁英教育),雖然自己都是名列前茅,但考取第一志願的高中後,卻在眾多菁英與大量學識需學習的壓力下,喪失自我而淪為補考名單常客,每在學年結束前,總擔心自己是否會留級?直到大學才學得自我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觀念與習慣。
作者是旅居芬蘭的台灣母親,撰寫自己一雙寶貝千金在當地求學的過程,與這六年來走訪在這千湖之國的各級學校的心得。讓我最為感動的是芬蘭對於身心障礙孩子的照顧,作者描述看到心智緩慢的孩子在上一般正常孩子所上的烹飪家事課,不禁一時紅了眼框而跑去廁所哭,哭了一會後才擦乾眼淚回到現場。這也讓我想起小學時,老師總是安排這樣的孩子坐在我隔壁,他們的名字到現在我都還記得。有一位是從來不願意和我說話的女孩,問她覺得某樣東西好不好玩,卻總是不發一語,直到國中後才知道那是自閉症。另一位是智能不足的小男孩,直到現在我還會看到他在街上騎腳踏車,小學時他騎腳踏車在街上看到我,總會口齒不清的大聲喊我的名字,後來我才知道那對他來說,是一件相當不簡單的事情。他們總會在某一天回到班上,其餘的時候只知道他們都是在一處叫資源回收班的地方上課,接受特殊的教育課程。在芬蘭則是讓這樣的孩子接受正常教育,以便未來與社會接軌,主要是他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,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力。所以投入的資源比一般班級還多,除了任課老師外,每個人擁有個人助教與輔助教學工具,採用小班制教學並且投入更多的教學時間。這和台灣大不相同,雖說是特殊教育課程,但實際上是讓他們各自玩耍,把他們隔離在偏遠地帶。
在芬蘭的每一個孩子都熱愛學習、喜歡發問,下課後喜愛閱讀、思考,班級裡學生的成績都一樣好,出了社會仍保有主動學習的熱情。他們皆認為人生真的不是只有贏在起跑點的百米衝刺,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,因為學習是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,這也是芬蘭教育的宗旨。除此外,所有評估與考試都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從哪裡去改進,考試的目的不是帶給孩子挫折,成為數落他人落後或不長進的工具,只是讓孩子和老師共同瞭解對這個科目的認識到哪了,提供日後學習的指標與學習能力進步的空間。書中還提及一位老師因為班上學生考試成績不好,選擇不告訴班上同學而與校長討論是否是考題太難,或教學方式上是否有任何問題,這點讓我相當震撼。在台灣若考的不好就是你不用功,老師是絕對神聖而毫無錯誤的,而且絕少具有自省的能力。在課堂上公然的發放考卷與朗誦分數,造成同儕有比較心態也打擊成績不好的學生。書中也提及芬蘭教育理念是「先見林,再見樹」,學童從小應接受全方位教育,直到接受完基礎教育後才會學職分家,與不重視美術、音樂、工藝與家政課的台灣恰恰相反。在重視升學率的台灣,往往重視學科的學習,認為考上好高中或好大學才是件有出息、光宗耀祖的事,所以聰明的孩子都應當循著這條路,而會去讀職校的學生往往都是被放棄的孩子,因為只有讀不好才要學一技之長。在芬蘭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,重視孩子學科以及術科的學習,對於學習障礙的孩子給予更多關注與資源,這導致芬蘭學生差異度是最低的,使得各行各業中都有箇中翹楚的人才。也因為要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教育環境,老師得具有相當豐富的學識,於是在芬蘭若要成為中等學校的老師,都得具備碩士以上的學歷。反觀台灣願意再繼續進修的老師是少之又少,推說教育熱忱都已被這大環境磨滅殆盡,但這無疑不是理由。
芬蘭青年多以老師作為自己的職志,其主要原因是老師擁有等於醫師與律師的崇高社會地位,屬於一個神聖職業,每個人都是因為熱愛教育而獻身於教育。要進入教育系,得是以整合式測試方法,評估學生是否有廣泛閱讀與常識的能力(終身學習),與能具體表達自我觀點和思想成熟度。再經過心理測驗,用以評估這學生的心理特質是否適合於教育工作,以期許未來任教後懂得解決學生學習和各項人際衝突的問題,而在台灣有督學與教師評比的現象,是不存在於芬蘭的,因為老師都一樣好,家長也百分之百相信老師的能力,老師也認為評比無疑是對個人能力的懷疑。在台灣的大多數學生也將教師工作視為第一選擇,不論是傳統教育大學體系,或是經由修習教育學程,真正適合任教的人究竟有誰?再者台灣是採用大班制教學,在出生人口數銳減與教師職缺缺乏的狀態,每個人都努力的成為通過教師徵選考試的機器,抹煞了許多擁有教育熱忱的人,難道在台灣實行小班制或增加教學資源是否是這麼困難的事?國家教育經費應當是重點項目,一國的教育不好,如何擁有各方面的優秀人才?成為國家政治、經濟、國防、科技的助力?我想那些貪官污掉的錢來辦教育,台灣現階段競爭力不會是如此!真正愛台灣的人是誰?也絕對不是那些從小只會把自己小孩送出國唸書的大官,因為他們無能改變現況,只得選擇逃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