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此電影是義大利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的真人故事,他和克里斯提諾波頓同為工作夥伴,某次與導演閒聊個人的成長背景,沒想到甚為感動的導演便將故事以電影呈現在世人面前,我們也有了機會一睹這位大師的童年。米可十歲時原本為視力正常的孩童,某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取下高掛在家中櫥櫃上方的來福槍來把玩,卻在把槍枝掛回牆上時,不慎失足與槍枝一同跌落地板,意外的槍枝走火擊中牆上掛飾的瓷盤,導致米可幾乎喪失視力,由於當時義大利政府對視障學童訂有特殊條款,規定他們不能就讀一般學校,必需將他們送至視障學校接受織布或作為電話接線生的訓練,於是米可的父母也不得不將小米可送至遠方的異鄉。
米可入學的學校校長是位天生的視障者,從小便接受了這社會的制約,認為自己最了解視障孩子的所需,知道對他們來說什麼是最好的,怎樣做才是在保護他們,於是神父與修女便以刻板的教學模式,來訓練這一群眼盲的孩子,但米可卻不認為自己是視障者,打從心底反抗這裡的教學方式與體制,成了這裡的問題學生。有天與同學互相毆打,而被處罰關進一間房間裡,失去視力的他靠著觸摸探索這個陌生環境,意外的發現使用於錄製福音的手提式錄音設備,從此開始了一段關於聲音的冒險旅程,故事接下來的發展就等你自己去發掘囉!
影片所要陳述的是教育當以愛與體諒為出發點,不應該是硬性規範與制式化管理,這將抹煞孩子的天份與學習意願。反觀身為大人的我們,是否也因這社會的體制而變得陳腐,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,如行屍走肉般的活在這世界,我們往往會抱怨這社會多麼不公,週遭環境多麼不友善,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這環境,會有這樣的環境與社會也是我們一手造成。看著身為教育家典範的神父,藉由讓米可尋找到自我價值,而接受自己身為視障者的事實,真不禁讓人對台灣的教育而感到唏噓,我們是否真的重視過孩子的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